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建设项目大幅增加。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做好工程质量监管,需要审计人员寻找突破口,推进校园工程规范建设,助力营造安全、文明、整洁的育人环境,保障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一、学校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围标串标现象。审计发现,某幼儿园采购会议室显示设备项目投标公司存在控股关系、塑胶工程项目参与招投标的两家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二) 施工合同约定工程款支付方式不当。7所学校存在建设项目合同约定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即验收合格后无质量问题,一次性付清。(三) 合同签订不合规。4所学校签订的合同存在未签字、无施工日期、无签订日期;签订的合同存在未设定质保年限的问题。(四)使用无资质单位实施建设。某中学教学区生活区隔离工程由某建筑队施工,经审计该建筑队无相关资质。(五) 建设单位应退税金。某学校大门改造项目和操场建设项目造价报告税率高于工程款发票税率,建设单位应退税金2.45万元。(六)部分项目质量把关不严。某中学绿化项目、操场零星工程项目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涉及金额18.34万元。
分析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是招投标及项目建设过程缺少制度约束,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自为政、权责不清;二是县教体局及各学校监管力度不足,缺乏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督,使资金未能充分发挥效益;三是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达标,对工程建设的专业知识缺乏,无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容易被施工单位蒙骗过关。
二、加强学校建设项目规范管理的审计建议
1.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监管制度。从招投标流程、工程监理监督、工程建设现场监督、预算和结算监督等方面予以规范。重点通过建立工程监理监督机制,加强监理部门对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挥监理的公正性和专业性,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
2.规范项目合同管理,执行合同约定。认真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合同履行情况评价工作,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增强合同各方履约意识,严格执行合同各项约定,保证发、承发包人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确保项目资金及时拨付,保障项目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3.加强现场调查,完善内部监督。在工程立项前进行可行性测试;在实施过程中,管理人员也要加强对施工工程检查和监督,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建立健全预算和核算监督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对建设项目预算和结算的工程效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