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有为的审计坚兵
——记山东省审计能手、聊城市审计局社保科长曹典
老同志们都亲切的喊他“典儿”,年轻人都尊敬的称呼“典哥”;他是科员们心目中的“好兄长”,他是百姓们爱戴的“曹书记”;业务上他是大家公认的“排头兵”,数据化他是一致认可的“领头羊”。他就是,聊城市审计局社保科科长曹典。
从1994年踏入审计的大门,24个春秋,历经综合、财务、信息化、审计业务等多个岗位,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对审计事业的热爱,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砥砺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亮丽的人生篇章,成为聊城审计战线上不可或缺的坚兵。
审计战线的排头兵
对于一名审计人员,审计业务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是科员还是担任科长,曹典对业务工作总有这样一种信念:要么不干,干就干出精品,干就干最好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3年担任社保科长以来,每年的科室综合考核社保科都是业务科室第一名;审计项目获得二个省优、一个省表彰、7个市优,同类科室中首屈一指。
审计实施中,运筹帷幄,成效斐然。每一个审计项目,他总能准确找出重点、瞄准要点、科学分工、合理安排。在位山灌区原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把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资金作为审计重点,从项目审批、规划编制、施工、监理入手,揭示了工程建设中违纪违规问题,对工程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有效扩大了战果;在市民营局局长经济责任审计中,考虑到单位业务和资金规模小,将该单位负责审核发放的中小企业扶持资金作为审计重点,从查阅企业申报材料入手,对疑点企业进行全面延伸,发现4家企业存在套取财政资金行为;全市养老服务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以检查各项政策措施是否执行到位为主线,落实政策相关的各项任务是否按期、按进度如实完成,发现多家养老机构违规申请建设补贴480万元,6家敬老院虚报人数套取五保户及城市三无人口生活经费55万元,得到省审计厅通报表扬。
成果挖掘中,深凿细琢,亮点频现。近五年来,他带领科室人员,加大重大案件线索移送力度,共向司法机关移送重大案件线索30余件、向纪检部门移送案件线索近200件,向主管部门办理移送相关责任人及责任单位200余起;公安机关立案30余件,5人被行政拘留,多人被判刑,100余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60余名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100余家企业受到主管部门通报批评。他出题目、强指导,安排科室人员撰写发表各类信息宣传稿件30余篇,编发的审计要情、请阅件、审计建议书、审计综合报告等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20余篇。审计科研方面,他勤于思考、善于琢磨,2015年度主笔撰写的山东省审计重点科研课题《信息化条件下政府审计质量控制对策研究》2016年被评为二等奖;2016年撰写的《聊城市养老服务业调研报告》分别被市政府和市社科联评为三等奖。
社保科的科员们这样说:跟着典哥干工作总是“痛并快乐着”,实施过程中你总会非常紧张,不会有一会闲暇的时间;但是,看到最后的成果,你又会感到非常的欣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双联共建的实干家
2013年-2015年,双联共建工作中,聊城市审计局帮扶开发区广平乡周公庄村,局党组派曹典担任“第一书记”,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坚守“帮扶一个村庄,带富一方群众”的工作理念,协调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改善村庄环境、谋求致富出路,实实在在的干出了一番事业。
四项工程,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曹典带领工作组进村后,针对周公庄不通柏油路、不通自来水、没有垃圾处理场所等恶劣的生活生产环境状况,立即决定着手启动自来水入户、铺设柏油路、建设垃圾存放处、翻修文化大院四项工程,彻底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状况。争取5万元的农村扶持资金,审计局“青年论坛”的同志们自发组织募捐筹集资金9000元,剩余不足资金均摊到各户仅每户150元,进村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自来水流进了周公村的家家户户。通过协调将村公路建设项目列入“农村村村通公路”建设规划,铺路柏油路1300米。同时,铺设下水道1300米,建设了公共垃圾存放处,并逐渐搞好绿化,引导群众的卫生观念。争取补贴资金6万元,将八十年代的老村委会进行返修,建设农村书屋等设施齐全的文化大院,购置一批健身器材,建设了文化广场,形成村庄文化活动中心,让村民们每晚都能聚在文化大院跳广场舞、扭秧歌、拉家常。
产业改革,铺就村庄致富路。为了寻找一条致富路,组织21名群众代表,前往聊城市5个特色“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点”取经,拓宽群众致富的渠道,发散群众致富的思路;同时,挑选村民中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党员,采取技术培训的方式,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发挥带头作用。通过学习,工作组召集全村党员商讨,建起蔬菜大棚37座,每个大棚平均年产值4万元以上,让村民村民真正得到实惠。之后,带领群众着手建立“聊城市联建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农民议价能力,真正让周公庄走出一条致富路。
刚进村时的周公庄,交通难、饮水难、环境差;除农业产业外无其他经济来源,青壮劳力多数在外打零工,村庄整体经济落后,缺少带头人,缺少致富路。再看看现在的周公庄,柏油路从村头修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村里建起了30多座蔬菜大棚,成立了蔬菜合作社,打工的青壮劳力早已回到了村里,忙不过来时还要雇佣周围村的闲散劳动力,每个大棚为村民增收4万余元。
周公庄的群众编写了快板书《夸夸俺这里来的“联建”包村的》表达着自己浓浓的谢意,“闲言碎语不多提,夸一夸俺这里来的联建包村的。这包村的有三人,他们都来自市里的审计局。……十八天安上了自来水,家家户户的水龙头,自来水淌的哗哗的……出大车、包吃喝,拉上村民参观去学习,一天行程几百里,……携手联建美好家园,为建成美好周公村的目标齐努力!”

锐意创新的领头羊
大数据审计是推动审计发展的必要手段,是各地审计机关创新探索的重要工作。作为科长的曹典,并没有因为自己已是业务骨干而停下迈进的脚步,他勤于学习、深入钻研、勇于探索,2012年就取得了省审计厅计算机中级证书,撰写的多篇计算机审计方法和计算机审计实例被审计署、省审计厅评为优秀。在大数据审计应用方面,他大胆探索取得明显成效,是全市审计机关公认的数据分析的“领头羊”。
在全市地方税收征管审计中,注重利用大数据分析,重点揭示漏征、漏管问题,延伸企业700余户,每年均查出多家企业漏缴税款过亿元,查补入库税款共计超过两亿元,审计中发现了各县市虚增税收、部分乡镇转引税款等突出问题,结合经济形势,分析税收征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漏征各类附加税、少征残疾人保障金的原因,向政府提出的多项合理化建议均被采纳。在医疗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项目审计中,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加大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采集了职工、居民各类医保、养老数据,又从公积金管理中心、扶贫办、民政局等部门采集到公积金缴纳、低保、五保、贫困人口等信息,通过计算机分析,查出问题资金15亿元,骗保案件30余起,其他违纪违规案件线索260余件,两个项目在全省考核中均名列前茅。在临清、东阿农信社信贷风险管控审计调查中,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采集企业、个人存贷款信息、结合工商、质监、国地税等部门有关数据,对农信社办理贷款业务中的各个流程环节进行了检索,对发现的疑点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延伸调查,发现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违规违纪问题及企业和个人骗取贷款、伪造证件等重大案件线索10余起,审计组也在全省业务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对未来的社会保障大数据审计,曹典在集中整训学习体会中写下这样的展望:将来的社会保障审计,必将是大量多维分析和挖掘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全面运用的时代;必将是审计的方向性更加清晰、审计的定位性更加准确,审计监督由“盲目”向“有效”转变的时代;必将是实现对社会保障业务各个环节全面覆盖、系统核查,真正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时代。

作为一名党员,他做到了担当有为;作为一名公务员,他做到了忠于职责;作为一名审计人员,他做到了清廉奉献。他是聊城审计人——曹典!